寨子房:金門新式合院的設計研究
陳書毅
住居(dwelling)的哲學概念由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提出,「人類此在從本質上被規定為『在世界中存在(being in the world) 』,這一規定指示出一種與之相應的、對人之存在的描述,這種描述包含著人與事物脈絡關聯起來的方式。」並且,這種關聯不能僅僅被理解為意向性的關聯。作為人而存在意味著被對我們有意義的事物所圍繞;我們存在於有意義的事物中間,這種存在方式就可以被稱為「住居」或「居住」。另一方面,1966年阿多.羅西(Aldo Rossi)的《城市的建築》一書中也闡述著:類型學所研究的是不能再進行縮減的元素類型,即城市和建築的元素類型。景觀他是預先設定的,但是卻一直與技術、功能、風格,以及建築物的集合特徵和現象有著某種辯證的關係。在聚落、社會學的研究中,類型學還可成為探討建築形式與意義之關係的利器。倚藉著兩種觀看脈絡下,且讓我們來回顧金門島上的住宅風格的歷程,以小型住宅為討論對象,作為一種當前的思考,藉以進一步討論對閩風新住宅設計的路線探索。
一、金門住居歷史的回顧
約十二世紀中葉以後,由自中原南遷的各姓宗族,在金門逐步形成血緣聚落以及合院建築群。經過數百年傳承與轉化,明清以降大量閩南建築留存至今,有秩序地排列於緩坡上,空間落實則透過「營造法則」約束,其中帶有宗法倫理扮演著一種抽象的支配力量。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期間,閩粵沿海民眾大量出洋,透過匯款而興築中西合璧之「洋樓」,做為光前裕後的象徵,為近代閩南建築的重要特色。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迄今,受到西方現代建築大量的影響,建築類型更為複雜,鋼筋混凝土(早稱洋灰和鐵筋)等構造與新材料廣泛引入使用。民國三十八年已前,初步鋼筋混凝土結構(reinforced concrete)隨著華僑帶入殖民地式樣,開始混入洋樓立面的使用,形成一種構築與材料形式的混雜性,比如許多新式小學是由廈門營造公司承攬的施作的。在近代中國的沿海區域,其構築混合之特徵在住宅結構裡的現象頗為顯著。隨著新技術與材料的影響,包括自臺灣方面的美援經濟和混凝土的輸入,金門在戰地政務時期至解嚴開放觀光以來,出現大量簡單門面與方盒狀的住宅(以模板施工法稱之為「板邊厝」的過度形式、多有鋼筋混凝土牆上使用木楹的特徵)與商店街舖建築,形成金門上世紀後半主要的現代新式民居建築;國民住宅和鄉村住宅等開始產生轉化的過程,以鋼筋混凝土之加強磚造及空心磚的大量使用為主(陳書毅,2013)。
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之後,隨著於1996年制定《金門特定區計畫》與「金門縣自然村開放許可審查辦法」等,以及《金門國家公園第一類一般管制區細部計畫》之中「國家公園建築物設計規範」、「金門國家公園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補助實施要點」,兩股引導的力量開始針對對新舊建築給出規劃限制,帶有閩南建築或洋樓建築語彙的新式農村建築於此產生。近期2014年則有金門縣政府積極推展「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並由建設處特別辦理「低碳金門厝與社區規劃競圖」,找尋具創意且符合在地氣候、環境與文化特色的低碳金門厝模式。
二、金門閩南合院的原型與變異
(一)原型的產生
歷史上許多文明都有其獨特代表性的建築成就。中國由於幅員遼闊、民族繁多,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建築風格,尤其以民居形式更為豐富多彩。漢民族自先周以來,發展出一種具有內聚性中心特徵的四合院型式民居,也因傳統社會的經濟生產型態歷來未有劇烈變革,故存在於民居上的變動具有微小而緩慢的特徵,
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浯江、浯島、浯海及滄浯等,位於福建東南近海的九龍江出海口。晉末唐初隨著士族南遷,偏僻且廣擘多丘的閩越之地逐漸受到中原文化的傳播影響,至宋明時期的金門聚落已有記載,其自古是為避亂蓬萊,民居從漁民茅屋到木房瓦厝、累石安楹,採織漁耕之下的生活顯得樸實。明初時海疆不靖,倭人海寇流竄,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江夏侯周德興受命興建金門千戶所城及五處巡檢司寨,至明代中葉則發展出了至今仍留存的北門外明遺老街,二十三間連棟長條型的傳統店屋,是現今金門可見最早的傳統民居之一(江柏煒,2005:27)。
清初康熙三年(1664 年)清兵佔據廈金,遂頒布遷界令以防堵鄭氏,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以後島民漸返故土,物資來往新舊渡口到漳、泉之間,金門聚落也在此時復興。在建築文化上,閩南建築承襲著中國建築的傳統, 亦具備泉州傳統合院民居中的許多特點,例如有明確的中軸線對稱構成、以兩進四合院為主的合院形式、牆體以土牆石牆較為普遍、木構架和瓦作、雙倒水的翹脊與圓脊屋頂等建築共通原則。另一方面,金門受到沿海環境、經濟條件以及土地分割的限制,尚不如泉州晉江一帶富庶,少有呈現以五間張以上的大厝格局(張至正,1997:103),故金門民居多為兩進四合院以下的格局為主,尤以一落四攑頭、二落大厝居多。
金門傳統合院長久以來承襲先人的規制,以空間組織的格局、屋身高度和屋頂形式三個構成元素,形成一系列閩南建築的風土原型(prototype),配合特定的基地和業主的需求,進行營建。空間組織型態以「ㄇ」、「口」和「日」字形平面為主,形塑出外觀方正、開口少的石匣子形成,給人一種可抗拒外在變化的總體印象,對比屋前有流通與再生產之用的門口埕,向內的深井則呈現出一種隱逸且寂靜的生活中心;廳、房為實空間,深井為虛空間,之間有做為廊道使用的巷頭,空間和時間在此過渡與交融。
閩南傳統合院建構的風水觀中講求「藏風納氣」,實則融會了形法和向法原則之應用,使得宅屋座向和聚落選址、社群的居住領域改動,民宅朝西南和朝東南向為多,但因不同領域會隨著山勢調整座向(江錦財,1992:81-84)
(二)住居的「變異」是「不合定型」
民宅建築常有「雖由人造,宛若天開」的巧工和基地條件孕育而生。民居建築的構成實際上受到土地與經濟、使用與好惡、身份與社會、風水觀念等制約,尤以前兩項影響較大。在地狹、多丘陵地形的金門島上,地區間流傳著以小型宅第為好的地方風水觀念,依據匠師間有金門的龍脈小的說法,則是推波助瀾的因素(江錦財,1992:57)。也因此,五開間數以上的大宅較少見的狀況下,金門傳統合院的作法總歸可說是「一顆印」式的水平發展平面概念。
也由於金門的營建歷史久遠,分家後產生與多畸零的土地,促成原型之外的變形的的房子,在同中有異的傳統聚落中,甚為有意思。因為它們是多重限制之下的變化,往往是土地大小、地形、開口出入、主人使用好惡等課題協調之下,是為難能可貴的現代設計先例,如今也是缺乏討論的設計議題。筆者以長年在聚落居住的調查以及研究所得中,提出二例作為說明:
1. 水頭黃積啟間仔厝:金門的家族在分家時經常保留一棟合院大小(約13*15公尺)的土地,以便繼承時不需再分割,故間仔厝在金門聚落內並不多見,屬於稀有建築形式。黃積啟古厝位於水頭頂界黃厝頂與十八支樑之間、黃氏宗祠廣場右前方的角地,此區域依地勢建築均朝向西南方。由於是一處腹地受限而產生的空間格局,屋頂高低層級觀看,此宅應該是基地寬幅不足,採取L形配置。前落正面採雙開間,內設祖公廳和左大房;因為是兩開間的形式,使祖公廳的中軸略向左偏,讓出動線通往內部深井;深井右後側有兩房,與前落之間設攑頭,左後方設灶腳;大房與灶腳之間有牆街區隔內外。
2. 珠山崎仔頂:崎仔頂是珠山村留傳的小地名,位於雞庵山南麓的緩坡,約有八戶住宅,因砲戰和外遷等因素遷離,目前僅有一戶人家修繕偶爾回來住。因為此地高程紛多,上續雞庵山、下接大夫第一帶的平坦的南園之前,於是不同於金門傳統合院的式樣,產生每一戶於住宅內部的高層與開口變化,自深井、攑頭和大廳,均有可能受到地形變化的影響,明顯可見。比如建於上層坡上的房子,深井為石頭原始斜面,開側面大門 (見圖);正立面拔高於駁崁邊緣,內部高程比面前巷弄高半個人,開側面大門;或者二落大厝中,崁於山壁且二樓化的附屬建築(小姐樓)。
三、從明代衛所制度的巡檢司城至單姓村:陳坑
宋代有陳六郎及陳八郎與陳九郎三兄弟,由晉江瓷頭(今圍頭)之陳卿村遷居浯洲,卜居於太武山南一處靠海的坑澳。陳坑是單姓血緣聚落,村落內部的位置可分為前面、前山、東山、後新厝、下塘、上塘等六個主要區塊,主要地勢位在象山之上。巡檢司則始于五代,盛于兩宋和元,所設巡檢司主要為州縣所屬捕盜官,另有京師、沿海、蠻夷地區的較特殊形態。在元代官署中的巡檢司是品秩最低的一種。但因澎湖巡檢司之設,以聞名通途,頗為世人所矚目,而且在宋元明清巡檢司系列中社區捕盜官屬性最為典型。
金門有城於十四世紀中葉,日本倭寇於海疆為患,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受方鳴謙之議,令江夏侯周德興於福建沿海經略駐紮。兵力則按籍抽兵,將福州、興化、漳州、泉州等四府的民戶每三丁取一,共得五千餘人,並築城一十六以為防禦:共設有五衛、十二所、四十二巡檢司及三處水寨。其中位於浯洲南方的金門守禦千戶所城,北面倚山且三面環海,可固守福建東南沿海,左控漳州月港,上至同安縣城,右可牽泉州府。取其地理「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意,明兵部稱呼金門是「金門所」,此為金門之名的由來。
為了加強連繫防禦與補綴金門千戶所的戰力,另外在島上的峰上、田浦、官澳、陳坑等地,以及烈嶼等設置五座巡檢司城。「陳坑巡檢司設有一門,城牆周長一百五十三丈,寬一丈一尺,高一丈七尺,並設有四間窩鋪。設有巡檢司一員、司吏一員與弓兵百名(許志人,2009,頁80-94)」。洪受《滄海紀遺》所載,陳坑原名陳卿,例屬於翔風里李第十八都,下坑為夏興,上坑為陳坑。以地理的剖面來看,成功村位在海岸線的末端丘陵地上,從太武山西南麓一線,通過環島南路即到達村中核心高處,而後緩慢下降。城邊房派之支派在此繁衍,住在村中緊臨金門日報社處,此處俗稱東山,推想當年的司城應在東山之上,然司城於清朝中葉已毀。

四、崇武城的形制參考
崇武城於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建縣惠安,分此地為崇武鄉守節里,後置小兜巡檢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起興建;永樂十五年(1417年)城牆增高四尺;嘉靖三十七年 (1558年)海賊攻城,城牆受損嚴重;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襲陷所城。隆慶元年(1567年)戚繼光曾在此督練水師。清順治八年(1651年) 鄭成功據此作爲抗清基地。崇武城有五座城門(原四座城門,後另加開一座城門),城門的尺寸規模稍有些許差異,共分兩道,內門高九尺五寸,闊三尺八寸,用鐵板包釘,該鐵板和釘總重一百四十六斤,以生鐵二斤練熟一片板,厚實難壞,板闊而省釘,以桐油擦拭,以防海霧鏽蝕。門前附板函,如遇緊急可驟降板重匣,增加抵禦外力的強度。外門則高七呎七寸,闊二尺六寸,構材同內門。
崇武城四城門上皆有城樓,除北門為單開間外,其餘為三開間的,屬前捲棚,後燕尾的二進的寺廟(南門為一進)。東門玄天上帝、西門關帝爺、南門觀音佛祖、北門趙公元帥。甕城為半圓形為主,牆厚比城牆稍薄約4.2至4.8公尺,東、西兩甕城尺度較大(外徑16-18公尺),北門較小(外徑15公尺),出入口置於側邊。目前內外牆構造為花崗石順丁疊砌(內部部分花砌),厚約0.5-0.9公尺。內側為2-3層階梯狀坡坎,厚共4.5-5.5公尺(城門部份7.5公尺),每層落差約2公尺高(江柏煒,2011)。

五、封甓的大牆構築
封甓、疊甓:「甓」是磚的一種名稱,依燒製硬度有熟甓和生甓,熟甓硬度較生甓大,色澤較紅,故生甓以疊砌為主,熟甓可作封外。封甓即類似斗子砌法(使磚組成盒子狀的外壁作法);疊甓可兼用在內、外牆,以丁字錯縫排列。閩南區域常見三塊一掏、一塊一掏的外牆組砌作法,金門地區則相仿。
六、歷史場域中的理想生活
「寨子房」是作為聚落環境內的新式建築,量體決定上不過分膨脹,有適用的樓地板面積,朝向是順應以東南向至西南向的大環境季風,呼應地形的景觀式小住宅操作。真實的民居應該隨著社會生活型態而改變,有著結構安全、形式美感和實際功能上的修正,才是真正文化進步的思考跟累積;現今民居的修整雖然做到了工法的改良,提升了結構強度、大量增設現代設備,但是對生活的舒適設計的環節裡,仍缺少了靈活變通的可能,甚至在世代之間的需求上並未有全盤的考量。
因此,本文所提出「寨子房」的例子,除了是一種設計者對理想生活的詮釋,也可視為呼應於傳統民居的現代化之提升與提案;與古蹟、歷史建築等強調原貌保存的文化資產不同之處是,真實的現代民居應該隨朝著讓保存維護跳脫符碼複製,而能從實質層面根本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文化思考工作。由一種對於傳統合院類型的歸納與演繹之下,類型學提供了架構,讓我們可以在其內發展,提供具內涵的思考。亦即呼應著羅西所說「最終,我們可以說類型是建築真正的概念,最接近建築的本質。即使有改變,它一直將作為都市和建築的原則的『感覺和理由』強加於自己身上。」對於建築設計中一些未知的狀況與情形,可利用類型學的歸類與推演,試圖來找出最接近與貼切的設計對策。

引用書目
馬丁.海德格:《存在與時間》(商務印書館:2016)。
阿多.羅西:《城市的建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66)。
陳書毅、李秀秀:《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3)。
張至正:《泉州傳統民宅的形成初探》(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碩士論文,1997)。
江錦財:《金門傳統民宅營建計畫之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碩士論文,1992)。
許志人:《明代海禁政策下的金門及其海域》(金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碩士論文2009)。
(明)洪受《滄海紀遺》(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2)。
江柏煒:《金門城城牆遺址調查Ⅱ》(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11)。
陳書毅:〈金門現代閩南厝設計五帖〉,收入吳弘祿等編:《人居與建築:首屆海峽兩岸人住環境與閩南古建築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泉州:九州出版社,2017)。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