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國中校園美感計畫
烈嶼國中是海峽前線的小型學校。本案位於東南方新校門主入口側的廣場,是校內教學、行政與禮堂活中之間的多功能腹地。平時可支應教學課程和戶外活動,是校內發表會的園地,班級性的團體活動均適合。其中也有年度的烈嶼十六歲成年禮在此舉行。因新校門改設為東側數年,原北側舊校門目前較少使用,但未來北側新校區的建設下有重新活絡的機會。
現況有一處開放小廣場、防空洞與圓形水池、蔣總統銅像,幾株楓香與樟樹蔚為成蔭,防空洞之後續接舊校門。惟廣場上設施紛雜、老舊,鋪面下沉錯位,故今有此改造需求。
聚焦在新校門內的小廣場、水池與防空洞周邊的景觀改造,並改善教學樓三層露台的一處眺望點。烈嶼國中有豐富的課程與戶外活動,相關體驗、競賽、節慶和發表會,多數可納入本區域。
1.    提升整體景觀作為校園客廳
整體景觀採修整與創新方式,達到清新簡潔的感受。保留楓香及樟樹,設計使用地質材料鋪面、植栽等作為廣場主體,水域稍擴增為長方形鏡面池,防空洞內部改造為光與音的體驗教室。整體營造校園內可留駐地點,樹下、草地、池畔、防空洞周邊具美感的友善環境。
2.    觸發教育課題的場域
樹下廣場與水面可提升校園靜謐的美感體驗。發展認識校園課程,透過學生互動課程設計(如植物地圖標註、樹種與樹齡分布、採集活動),瞭解校園環境及歷史。善用基地不同於教室的空間感受(陽光、剪影、風、水紋等),帶領學生發展獨特的美感經驗,如讀詩、觸摸、躺臥等。 除課程搭配的可能性,語文、地理、自然科學等,以及學生活動、穿越和休憩沈靜,或小型科學競賽需求。
3.    自然與藝術的庭院
改造水池為一鏡面池,邊長比採黃金比例之和諧設定,並融入現代藝術家約瑟夫‧亞伯斯的《向正方形致敬》的比例概念理論。漫步池畔,晨光和晚霞之間,可讓藝術和參與進入日常真實狀況。修改花圃邊緣,為開放可踏入的青草地,易親近樹下空間,並整修長椅、自然石塊等可坐設施。 (1)內部:水池區是全校師生和外賓一進校門的視覺焦點,也是住宿師長的休憩場域,因此改造水池環境,如長硯鏡面,營造視覺變化和親水趣味。池底套疊出四層高低不同/材料不同的正方形,池底碎石材料可更換。 (2)外部:楓香是高價值行道樹,三樓露台近楓香樹梢群,改造其過高的圍牆,可觀察楓香的季節變化:春新芽與黃綠色花朵,樹形挺偉優雅夏葉繁生,秋天楓紅,冬極落葉飄零,蒴果球形可為乾燥花素材。
4.    防空洞體驗教室
室內提供基本電利和照明,利用防空洞空間特性進行教學內容設計:(1)實境解謎型式的主題活動,(2)利用幾何空間及密閉的迴音效果,發展聲音傳播、反射及共振等教學實驗。(3)利用密閉的遮光效果,發展光影調色盤教學實驗,實際演示光影變幻效果及原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