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閩南住宅設計雜述
圖1:里院長剖面圖
圖1:里院長剖面圖
圖2:《金門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一書範例
圖2:《金門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一書範例
  閩式建築概念上屬於中國的南方建築,除了沿海幾個城市福州、泉州、漳州盆地之外,因地理及交通的不均衡,在明清以來開始了紛雜而特殊的情況。福建的民居建築數量龐大,由於其多丘陵地理與海上貿易帶來的外文化,以及政經狀況,使得民居個性相當不同:閩北多用質樸木結構,閩西有方圓土堡,閩東以奔放的封火山牆為特徵,閩南則盛行華麗又融合多種形態的紅磚建築。在各自相對獨立的文化上和生活圈上演繹,擁有外石內木的結構普同性,建築形式和材料上得以充分的呈現。
內文是本所在十年來在金門島所從事的閩南住宅研究和創作脈絡,設計者的抗衡,並提出幾處新案例來說明。欲一時片刻來理解閩南民居和住宅建築稍有難處,在於其文化是流動又修正的,是透過人群傳播和修正,這包括生活與建築的趨勢,分別的時代之中有出有入、互有裡外。本文以,以下行文稱「民居、宅第」為舊時代住所,新式設計以住宅」稱之。

一、閩南民居建築概況
廈門與金門依偎著明清兩代的同安縣城,自1842年五口通商之後,由泉州和漳州湧入的人群開始隨經濟趨勢移動,也應和著廈門自1980年以來經濟特區定位和海西走廊上現代城市發展。但在閩南傳統建築上,由於遠離地方政治中心,民間喜好以穿鬪式和疊斗式等大木架構用於民居和宗祠,以翹脊和圓脊、紅磚和石砌作為立面表現,但除了大式建築—宮苑、官署衙門、學堂和古寺院、道觀等,以及清末捐官風潮和僑匯經濟影響之外,有半數原真性高的鄉土民居的在其結構與裝飾上並無過度繁複的式樣。
「研究中國建築可以說是逆時代的工作。」這句話在城市化集中發展的當前,仍是梁思成留給於我們的一記警醒。可見到,目前對閩南鄉土建築的研究和新住居設計工作上,有賴沿海各地政府的輔導獎勵、事務所、專業高校和職業學校、營建從業人員與地方匠師的社群投入努力。可見到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泉州市和漳州市均有歷史文化名城老街保護區、閩南城市風貌的都市設計規範,許多名宦大宅成了今天的文物保護單位,另一方面在近年也開啟閩台合作的鄉村建設、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等項目。
反觀在金門縣,近二十年則有城鎮市街風貌保護級獎勵措施(傳統店屋修繕更新),以及自然村審議(現代房舍之風貌),更積極引領私人主動申請不同額度的獎勵補助修繕工作,包含維護傳統建築獎補助(風貌審議為主),以及活化再利用(古厝民宿與賣店之修繕與招標),進一步在近年更有「金門縣傳統匠師培訓班」的人才積累事業。

二、金門和烈嶼:從凍結保存到演化進展的改變
約十二世紀中葉以後,由中原南遷的各姓宗族,在金門形成血緣聚落以及合院建築群。經過數百年傳承與轉化,明清以降之閩南建築留存至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期間,閩粵沿海民眾大量出洋,透過匯款而興築中西合璧之「洋樓」,做為光前裕後的象徵,為近代閩南住宅建築的重要特色。二十世紀中葉以後迄今受到西方影響,建築類型更為複雜,由於鋼筋混凝土等新構造材料引入,地區出現許多簡單門面與方盒狀的住宅(”板邊厝” 的過度形式)與商店街舖建築,形成金門島上世紀後半主要的新式民居建築。
金門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1995年設立「金門國家公園」,其間由於海峽兩岸的城鄉開發風潮下拆除甚多老屋,相較之下的金門島遂成為閩南系代表性傳統之一。更於此時,隨著台灣社會對文化資產的保護風潮,金門的相關制度開始萌芽。於1996年制定《金門特定區計畫》與「金門縣自然村開放許可審查辦法」等,以及《金門國家公園第一類一般管制區細部計畫》之中「國家公園建築物設計規範」、「金門國家公園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補助實施要點」,兩股引導的力量開始針對對新住宅和舊建築給出規劃限制。帶有閩南建築或洋樓建築語彙的新式農村住宅於此產生。
自此約二十年期間,相關制度多是以凍結保護的方法,對於古蹟與歷史建築和一般民居之間的修繕方法並無分級保護的概念,於是產生爭議不免發生保護制度箝制更新設計的可能。舉例來說,2013年自宅「里院」落成,該案除有真正落戶的意義,更透過設計手法在閩南傳統聚落風貌和現代化住居課題之中尋求一種兼容的改造路徑,進一步希望成為可持續的老屋改造方法。但過程中也受到某單位的告誡,不該讓獎勵補助難做,換句話說,是更新設計之訴求造成未分級的原樣修繕定義有了模糊地帶。  
  三、測繪老屋的詩意
甫獨立之時,自問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我們還能做出些甚麼貢獻?細數金門的傳統建築登錄文資清單裡,有祠堂、寺廟、宅第等類型,數量龐大,這些本就受到強烈關注;宅第之中又分閩南傳統建築及洋樓兩類,單閩南傳統建築具文化資產保護身份者就超過百餘件,相較於洋樓年代更加久遠,並且洋樓往往容易受到登錄保護。於是乎,常民空間的傳統宅第之屬即成為我們首要的研究任務。
經過集中調查和寫作,2013年底由筆者與李秀秀老師合著《金門傳統建築圖鑑:合院》付梓出版了,是啟發於兩岸傳建研究前輩們的精采著述。我們透過準確的測繪圖,將空間架構和細節呈現在該書中,以十棟細部測繪圖集為主體。
悠悠的七年光陰之後,我們計畫進一步累積,卻也由於日常事務繁忙,常讓傳建測繪的調查和撰稿時程落後。所幸每季搬磚也略能見效,近日已著手編輯系列著作的第二部《金門傳統建築細部樣式:面的構成》。第二本是進階的研究成果,持續以金門縣傳統建築宅第類為對象,作全面性系統調查分析,特別著重於其宅第建築外內之立面(閩南語稱”秀面”)之呈現。其中積極地囊括了金門和烈嶼島之古蹟、歷史建築,以及不具文資身分的傳統建築。古蹟與歷史建築其樣式系統本都是重要的分析對象,但其調查研究資料雖多,卻僅是單棟記錄,更經常成為束之高閣的政府出版品,對於其他設計、藝術創作來說都不容易能並列地被參考,規模自小到大、規模由古老到晚近,但經由分析比對下可見到民居的時代風格和發展光譜,有其代表性價值
出版目的是藉由測繪圖面啟到保存與推廣作用。再則希望,更清晰的將這些民居的珍貴圖像與資訊帶到大眾眼前,最終成為便捷的工具書,不論是傳統修復設計或現代設計的相關專業者都可以應用,以圖面研究記錄帶動硬體設施設備的更新設計,讓傳統建築文化得以滋養到廣且深的層面,作為一種文化再生的方式。  
圖3:水頭村蔡開盛開國兄弟宅測繪
圖3:水頭村蔡開盛開國兄弟宅測繪
圖3:測繪實況
圖3:測繪實況
四、雙軌設計
由於主持人擁有古蹟修復設計經驗和地區測繪資料的積累,以及地方政府對於閩式空間的分級修繕觀念開始理解,工作室便自然衍生「新閩南居」的取向,專門提供民居修繕更新與風貌新住宅的設計項目。新住宅之例,如本所作品《寨子房》,已收錄在202012月號v.303,於此省略。
珠山薛宅
因里院自宅經常成為社區人士的交誼所,同村薛姓理事長便將老宅子託付本所來改造設計。地點位於珠山村中心低處、里院的左後方,屬於同個小區域朝向,正面向著北北西。老屋在地方稱為「三蓋廊厝加前院」,是接近閩南民居雙落大厝形制。新工法施作上,特意在磚石砌承重牆上新增一圈「混凝土壓樑」,為得是避免過長的砌體產生自重不均而產生裂痕(詳《營造法與施工》上冊,磚構造加R.C.澆置樑);以及「前廊深出簷的磚牆」作法,以避風雨和烈日。並且同時崁入一層回字形平面混凝土樓板,使得二層空間可圍繞著天井,形成空中花園。在前院改建軍管時期遺留之浴室方體二處,作為休憩亭和工具間。石牆之內的新時代生活,正透過點滴的構築行動慢慢成形。
塘頭林宅
一落二攑頭小合院位在金門東北角的小村莊內,現地僅剩頹圮牆壁。屋主夫妻偕同岳母,打算整理這個祖傳的廢棄宅地,作為退休返鄉之用。設計手法除了沿用山牆下底R.C.澆置樑之外,在大厝身內本所參考某次測繪之發現:輕量化又可拆卸的中檔壁作法,故將其移植於此設計內。進一步,大膽地將木樑橫跨於大廳之上,為得是第二層的臥榻空間,延伸出諾大的半樓平面空間。
後浦莒光路79號、81號修繕設計
2017年3月起,由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執行的後浦街區風貌整建計畫正式展開,由敬土豆文化工作室承攬前期溝通工作,以內武廟息仔室工作站為據點和幾場說明會開展工作。過程中工作小隊一同調查數十間特色商家,可以見到後浦老街的深處和背巷,其間錯落混雜,擁有許多清末民初以來的歷史軌跡、疊加的空間使用型態,其結構行為,以及建築材料、家俱等變遷,遠比我們想像地複雜。
莒光路79號和81號是比鄰的店屋,未來成為上住下店的特色商號,它們擁有斜曲的共同壁,店面有早期鋼筋混凝土的牛腿斜撐,挑出二層的小陽台,之間以花瓶欄杆和水泥花磚點綴;一層店鋪以上開始有非預期、上下變化的木樓板,兩家店鋪均採用手工的杉木楹支撐樓板。改造設計上,我們以原磚土壁加輕鋼構補強店口出挑的弱處,改善居室之上下和內外動線,全盤考量開口部之增減以利通風採光。
4:珠山薛宅,為里院第二代設計
5:塘頭林宅模型
6:塘頭林宅工地
7:後浦莒光路79店屋模型
7:後浦莒光路7981
五、閩南社會性的空間創作
閩南民居與住宅建築技術的討論,除了需廣泛理解傳統材料:磚、石、土、木、瓦等以及產地之異,同時因加入現代的鋼筋混凝土、鋼和玻璃等使用,在金門島還有參雜著社會需求、新工業應用、人才培育等課題,需要齊心面對。
首先是系統運行課題。金門島內部自1996年起,從文化觀光角度來綜理地區保存與再利用事業—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修繕與再利用工作,傳統建築獎勵補助項目(合計約1005棟,11億4百萬餘元),雨後春筍般的古厝民宿從十數間滋長到近百處,但隱憂是青年匠師培訓的課題,老匠師凋零、工地接續無人的問題日顯嚴峻。外部系統上,課題有華南建築材料的交流、材料演進等技術範疇,還有輸入自東南亞的陶瓷工業、花磚和仿作彩磁、傳統紅料(煙炙磚、大甓磚)和閩南瓦的施工、南安惠安石材產業、五金科技等,以及兩岸閩南工匠體系等複合之數。相關資訊量龐大,受篇幅限制故略其梗概。細數這些事項,即可稱是民居與住宅建築營造的大事業了!
第二方面,是我們是否創造出了合宜的新與舊住居?以階段結果評論之,二十年來的民居修繕成果總是顯得保守和憋屈。重要的是,在如此以「原貌修復」為目標的獎勵修繕政策下:為何修繕後的民居依舊顯得不宜居?傳統民居的尺度、通風和採光等條件仍然易被忽略,加上受委託的建築師往往僅有短期介入、未有實際從生活面去思索修正設計的可能,缺乏使用目的,故修繕後的民居外觀雖維持了舊的外殼形貌,卻顯得異常嶄新,卻是棟棟風貌相似,又衍生出較為克難的居住環境。因此,立意良善的獎勵修繕機制其實與居住意願大相逕庭,保存維護若沒有居民之認同,未來也將沒有合宜的聚落生活。更不難想像,失去地方宗族主體性的聚落(社區)也就忽視了當地的原生的維護人力,直接衝擊到祭祀和民間信仰等活動,更遑論對觀光立足的想望。已經發現許多百人之數的中小型聚落,修繕仍是空屋,在慶典時卻往往缺少青壯年人來遊行、來抬轎?
第三方面是從業人才教育,金門縣政府自民國90年起訂定「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自治條例」,編列補助經費鼓勵民眾針對傳統建築進行修復。但對於匠師培訓仍缺乏一個長期的計畫,造成縣內傳統建築修復能量不足或有修復技能欠缺的問題,目前縣府自107年開始委託金門高職辦理「金門傳統匠師推廣教育班」培訓,合計通過考核29名,目前已有多位學員投入傳統建築修復的行列中,為保存金門的風貌而努力。

最後,這份金門和烈嶼島上的持續挑戰,是從社會風氣,建築空間形式之新舊變動、蔓延到生活日常、構造支應的設計演繹,我個人稱之謂「社會性的空間創作」。簡而言之,它們顯得變化緩慢而穩定,偶有折衝,仍須改革,卻已經不單單是建築師或古蹟修復者的控制與想像了。在此建議,相關規定應朝向廣義包容,如修繕暨改造原則、相關稅務配合、重點區域再利用策動、住屋租屋媒合,主持行政擔當和適宜的審議委員會,否則修繕老房子之路會越走越窄。積極地,由空間操作實例來驗證,引領人民有意願回到老空間、親近老建築,進而產生新用途,誘發更多老宅新用的生活與生意,持續下來方有機會成為閩南生活風潮。
Back to Top